在實際工作中,“清查”和“盤點”這兩個詞常常被管理者交替使用,似乎是同一件事:數一數還有哪些資產。但在規(guī)范的資產管理體系里,這兩者其實承擔著不同管理目標與技術動作,不能混為一談。
想把固定資產管理做扎實,必須先把清查與盤點的邏輯邊界厘清。酒店固定資產怎么分區(qū)域盤點?客房前廳后廚分開管理
一、兩者的核心區(qū)別一句話概括:
二、清查與盤點在管理目的上的區(qū)別
三、兩者在執(zhí)行流程上的區(qū)別
? 固定資產清查典型流程
立項:組織專項清查工作小組;
資料調取:拉取歷年采購記錄、資產入庫憑證、移交單、調撥單、報廢單等;
制度審查:核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是否與實際管理操作吻合;
歷史遺留排查:追溯賬實差異形成原因,如未登記、賬外資產、違規(guī)處置等;
責任追溯:明確歷史責任科室與整改人;
形成管理整改報告:提出制度修訂、管理優(yōu)化、流程改進建議。
? 固定資產盤點典型流程
盤點準備:導出臺賬清單、分配盤點區(qū)域、人員安排;
現場核實:按資產編號核對實物、位置、狀態(tài)、責任人;
異常登記:記錄盤盈、盤虧、狀態(tài)異常等情況;
差異處理:分析差異原因,按盤盈、盤虧、報廢流程處理;
臺賬調整:更新系統(tǒng)數據,完成賬面數據修正;
生成盤點報告:提交財務、資產管理中心歸檔存證。
四、兩者的適用場景不同
五、舉個實際工作場景你會更清楚
某市財政局組織一次市屬事業(yè)單位固定資產專項清查,要求單位梳理5年來所有資產形成路徑、歷史遺留問題、責任人歸屬、制度執(zhí)行偏差——這是管理性系統(tǒng)清查。
而你單位每年年底組織資產管理員對實物資產一件件掃碼核對,最終出具《年度固定資產盤點報告》提交審計備查——這是常規(guī)賬實核對性盤點。
一句話再總結:
清查是“治本”性管理排查,盤點是“治標”性數據校準。
兩者互為配套,缺一不可。
清查解決管理漏洞,盤點保障數據準確。
清查常常引發(fā)制度修訂,盤點常常引發(fā)賬面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