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部門:“這個設備我們早就借給別的部門了?!?/span>
財務部門:“調撥手續(xù)在哪里?”
行政部門:“臺賬是你們確認簽字的?!?/span>
員工個人:“我只是短期借用,怎么能算我的責任?”
采購登記歸行政,調撥使用歸各部門,沒人清楚“最后一公里”該誰負責。
借用和調撥手續(xù)缺失,或只是口頭同意。
臺賬靠Excel,交接靠紙質單據,遇到異議就“公說公有理”。
出了問題先指責、先推脫,反而讓事實越來越模糊。
凍結資產狀態(tài)
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(tǒng)中鎖定該資產狀態(tài)為“盤虧待核實”。
防止責任人后續(xù)調撥、刪除記錄。
調取系統(tǒng)與紙質憑證
包括:
最后一次盤點記錄
借用、調撥審批單
設備交接清單
折舊憑證
組織多方訪談
涉及責任人、部門負責人、行政和財務負責人。
現場記錄口頭說明并形成文字材料。
誰錄入,誰審批,誰調撥,全部帶有時間戳。
系統(tǒng)中清晰顯示“當前保管人”,無需憑記憶辨認。
盤點數據留存,盤虧產生過程透明。
自動對比賬實差異,生成追溯線索。
客觀公正,不先入為主
不因崗位層級先假定責任。
所有人員的陳述與系統(tǒng)數據并重。
以流程為依據
先查流程是否規(guī)范,再談責任大小。
誰未履行職責,誰就承擔責任。
分情節(jié)定性質
重大失職(惡意或拒不配合)適用嚴肅處理。
一般疏忽(流程漏洞)可適當減輕。
先追溯,后處理
不在事實未清前下結論。
必須形成書面核查報告。
系統(tǒng)顯示責任人未按規(guī)定移交。
處理:
責任人簽字確認
依據制度賠償或處分
使用部門未交接
行政部門未及時入賬
財務部門盤點疏忽
處理:
部門負責人共同簽署責任認定書
聯合整改,責任人分擔部分損失
資料缺失
多年未盤點
原責任人離職
處理:
管理層會議集體認定為“歷史差異”
不追究個人責任
財務核銷同時整改制度
先把系統(tǒng)和表格證據放桌面,客觀陳述。
強調“流程改進”而不是單純指向個人。
允許當事人書面申辯,避免“定性先行”。
重構流程
優(yōu)化借用調撥環(huán)節(jié),全部系統(tǒng)留痕。
責任綁定
固定資產管理系統(tǒng)中責任人唯一綁定。
盤點頻率
年度盤點改為半年,必要時季度抽盤。